項目簡介
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要求“建立空間規劃體系,推進規劃體制改革”, 2015年底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基礎統籌各類空間性規劃,推進‘多規合一’”;在地方層面,亟待解決規劃相互沖突、審批和管理效率不高、不接地氣等問題。在此背景下,《廣東省自貿區規劃體制改革研究》(后文簡稱“《研究》”)深入研究了世界成熟地區的規劃體制、分析我國現行規劃體制所存在的現實問題、梳理國家各部委“多規合一”試點工作思路,結合廣東省實際情況提出:廣東省規劃體制改革探索要站在推進全省空間發展政策和體制結構性改革、再創廣東發展新優勢的高度,建立“一規統領、多規銜接、協同實施、優化管理”的新型規劃體制。同時,研究建議在自貿區全方位開展上述規劃體制改革,以此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堆芯俊烦晒闹饕獎撔曼c包括:
一是提出“1+2+X”空間發展綜合規劃體系。《研究》提出要整合先行多個交叉并行的規劃,編制市縣域綜合發展規劃,成為統領性空間規劃,強化宏觀調控。以劃定“四大空間”和“五條底線”為核心內容,制定兩類專線該規劃指引,為專業部門管理工作預留接口。制定多個重點地區發展建設指引,為宏觀戰略的實施提供抓手。相比國內同類研究,更加明確空間綜合規劃的統領作用,并系統考慮了與相關專業規劃間的關系。
二是從“三大空間”拓展到“四大空間”。國家發改委提出劃定城鎮發展、農業發展、生態發展等三大空間?!堆芯俊诽岢?,這在一段時期內可較好引導區域空間整體發展,但為應對遠景社會、經濟和技術發展的不確定性,需要在“三大空間”基礎上預留彈性發展空間,作為遠景潛在的城鎮發展空間,在用地和基礎設施等方面預控,確保遠景城鎮空間拓展與已有城鎮空間發展形成有機整體,避免空間發展破碎化。通過對國家發改委相關思路的深化和拓展,能更科學有效地應對遠景空間發展的不確定性,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
三是整合各部委空間管控手段,提出五線控制思路。《研究》落實國家發改委空間負面清單、國土資源部“三線劃定”及住建部四條城市建設控制線等要求,加強對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控制,劃定生態控制綠線、鄉村保護線、歷史文化紫線、公共服務紅線和基礎設施黃線等城市發展建設中政府必須控制的五條底線。通過有效整合,為各部委實施專業領域空間管控提供了接口。
四是探索“一個規劃,一次性審批”的規劃審批機制。《研究》提出簡化同一層面多個專項規劃重復上報省政府的復雜流程,組織由省政府主要領導、省直各相關部門共同組成的聯席會議,共同審議“1”空間發展綜合規劃,并將原由省政府審批的各級土地利用規劃、城市規劃等專項規劃的審批和修改權轉移至省直相關主管部門,以利于部門高效開展更具靈活性和專業性的規劃管理。
五是完善“兩張清單,簡化審批”的項目管理機制。在明確縣市域發展的引導清單和負面清單基礎上,支持各地推進項目審批和管理的簡政放權,包括重點地區試行以規劃取代單個項目的立項審批,探索通則式規劃許可,落實負面清單管理等。
該研究細致梳理了空間性規劃“多規合一”的內涵,為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起草《廣東省推進空間規劃“多規合一”工作方案》和《廣東省推進空間規劃工作部門間聯席會議制度》提供了有用的研究支撐。該項目研究思路先后應用于江門市、開平,汕尾、陸河等市縣十三五規劃及《河源市城鄉全域“多規合一”空間規劃》的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