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實施《關于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7號),要求通過優化開發區形態布局、加快開發區轉型升級、完善開發區管理制度等措施,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并要求各?。▍^、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
一、發展基礎、總體要求和發展格局
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經濟發展的龍頭作用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穩步增強。區域協同發展平臺作用不斷加強。對外開放和投資貿易合作成效顯著。綠色園區建設取得進展。園區基礎設施持續改善。我省開發區正迎來新一輪重大發展機遇,也面臨著新的挑戰。開發區的總體發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萍紕撔履芰τ写嵘?。資源環境約束明顯。投資環境有待優化。
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切實做到規劃引領,規范發展。創新驅動,高端發展。優化結構,集聚發展。區域協同,共享發展。改革開放,合作發展。產城融合,集約發展。
按照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的戰略部署,優化全省開發區形態和布局,加快形成布局合理、良性互動、錯位發展、功能協調的全省開發區發展格局。提升珠三角地區開發區創新發展動力。打造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重大產業集聚發展平臺。探索北部生態發展區開發區綠色發展新路徑。發揮經開區綜合優勢,推進實體經濟集聚發展。
二、提升開發區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
提升開發區基礎創新能力,加強科技研發平臺建設。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優化開發區創新環境,強化全省開發區產業發展的整體性和協同性。促進高端創新主體集聚,推動全省重大產業集群發展。支持珠三角開發區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和先進制造業基地;依托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開發區培育重化產業集群。推進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推動北部生態發展區開發區制造業綠色轉型發展;支持粵東西北地區的開發區主動對接珠三角產業鏈。增強優勢傳統產業核心競爭力。
三、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完善“區內區外”交通基礎設施體系,實現內外交通網絡互聯互通。構建清潔安全的能源供應保障體系。保障能源供應,改善供應結構,加快清潔能源應用。建立智能化信息基礎設施體系,打造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礎和線上綜合服務平臺。建立現代化水資源保障體系,完善供水體系和排水系統、建設海綿型城市,保護水土資源。根據功能需求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構建高標準防災減災體系。
四、加快開發區綠色發展
健全開發區綠色經濟體系。實施環評制度,碳交易和排污權交易,生態補償機制。完善開發區循環化改造。推動產業循環式組合發展和重點行業節能降耗。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強化環境、資源、安全監管。構建開發區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綠色工廠,開發綠色產品,培育綠色制造服務體系。加強治理環境污染物。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實施重點行業提標改造。
五、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促進開發區開放型經濟發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優化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戰略部署,推進對港澳深度開放。發展開發區國際貿易新業態。促進外商投資自由化與貿易便利化。做好開發區投資促進工作。改善營商環境,拓寬招商渠道,健全政府投資項目監管體制。
六、加強開發區政策支持
進一步強化土地保障和用地管理,優化開發區土地利用政策。嚴格開發區土地利用管理,穩步推進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人才政策、財稅政策、投融資政策產業政策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七、推進管理體制機制改革
逐步完善開發區管理體制,優化政府職能配置。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加強行政審批后續監管,以提高開發區行政管理效能。推進開發區建設和運營模式創新,開展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完善開發區合作共建機制。
八、保障措施
通過加強開發區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穩步推進開發區立法工作,健全規劃落實機制,確保規劃順利實施。
《廣東省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編制工作,于2019年7月完稿,同步完成了規劃環境影響說明, 2019年12月底上報省政府,作為今后廣東開發區的行動指南。實現開發區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和國際競爭力明顯提升。